投稿指南
一、本刊要求作者有严谨的学风和朴实的文风,提倡互相尊重和自由讨论。凡采用他人学说,必须加注说明。 二、不要超过10000字为宜,精粹的短篇,尤为欢迎。 三、请作者将稿件(用WORD格式)发送到下面给出的征文信箱中。 四、凡来稿请作者自留底稿,恕不退稿。 五、为规范排版,请作者在上传修改稿时严格按以下要求: 1.论文要求有题名、摘要、关键词、作者姓名、作者工作单位(名称,省市邮编)等内容一份。 2.基金项目和作者简介按下列格式: 基金项目:项目名称(编号) 作者简介:姓名(出生年-),性别,民族(汉族可省略),籍贯,职称,学位,研究方向。 3.文章一般有引言部分和正文部分,正文部分用阿拉伯数字分级编号法,一般用两级。插图下方应注明图序和图名。表格应采用三线表,表格上方应注明表序和表名。 4.参考文献列出的一般应限于作者直接阅读过的、最主要的、发表在正式出版物上的文献。其他相关注释可用脚注在当页标注。参考文献的著录应执行国家标准GB7714-87的规定,采用顺序编码制。

职业教育中精准扶贫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路径探究

来源:当代职业教育 【在线投稿】 栏目:期刊导读 时间:2021-03-02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收官之年,也是扶贫攻坚工作的“决战”之年。贵州作为全国脱贫攻坚战的主战场,成功由全国贫困人口最多的省份成为减贫人数最多的省份,我们在看到成

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收官之年,也是扶贫攻坚工作的“决战”之年。贵州作为全国脱贫攻坚战的主战场,成功由全国贫困人口最多的省份成为减贫人数最多的省份,我们在看到成绩的同时,也应紧盯目标,实事求是,查缺补漏。特别是作为总书记口中的“脱贫致富的根本之策”的教育工作,在这历史性的一刻具有重要性不言而喻。所以,在高职院校的教育工作中,我们更应该紧紧围绕思想政治教育这个“中心线”,才能让脱贫攻坚工作“以人为本”,顺利收官!

一、精准扶贫学生基本现状

现以贵州建设职业技术学院2020届应届毕业生为例,学院共有3840位应届毕业生,其中精准扶贫学生共844人,占2017年入学大一学生总人数的21.9%,截至2020年6月,本届毕业生精准扶贫学生就业率达到80%。高职院校的学生大多是2000年左右出生,见证了祖国近20年飞速发展的过程,也深受当代社会发展的影响,在自我价值实现、人际关系和谐、自我独立性不受影响等方面,具有较强的需求。从2017年入学,到2020年毕业,三年的时间,在针对精准扶贫建档立卡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中,完善新时代高职院校学生特别是精准扶贫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管理体系,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思想政治教育教学理念,创建公平、和谐、友善的教学环境,多方位、多角度进行探索与创新,将精准扶贫类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落到实处,开展到位。

二、精准扶贫学生存在的心理问题

新一代青年大学生,深受社会飞速发展的影响,在以“四个自信”为主要旋律的当下,培育出了祖国发展进程中最为自信的一代人,但是在开展精准扶贫工作中,也不难发现高职院校的精准扶贫学生在心理上表现出以下几方面共性问题:

(一)家境贫困导致的心理自卑

自卑本身是主观意识的体现,而非客观事实。自卑心理在高职院校学生中较为突出,高职贫困生相对于一般学生背负着经济和心理的双重压力,迫切希望能够早日独立,脱离贫困生活。高职院校的精准扶贫学生大多来自农村,父母因无固定收入或受制于贫瘠的土地,收入微薄而成为建档立卡学生。家境的贫困让这类学生从幼时起就觉得低人一等,家境不如人,学业不如人,更是引起了他们的自卑。在这种自卑心态的影响之下,无法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甚至在很多方面容易产生消极抵触的情绪,带有自我性偏见。

(二)亲情缺失导致的性格内向孤僻

亲情缺失主要指精准扶贫学生成长过程中缺少父母陪伴。数据显示,80%的高职院校学生均来自农村,特别是在贵州喀斯特地貌的影响下,土地资源紧缺,农作物产量不高,偏远区域交通不便。单纯靠土地的收入难以养家糊口,大多数学生的父母在学生初中时便外出到省外打工,很多留守儿童和年迈的祖父母一起生活。加之祖父母文化层次低,无法给予这类学生适当的家庭教育,父母长期缺乏陪伴,让“父母是学生的第一任老师”失去意义。在学生的成长过程中,未能给予相应的陪伴和教育,不但使学生性格内向、孤僻,还导致精准扶贫学生的第一思想教育主体缺失。

(三)成长环境导致的心理偏见

精准扶贫的学生因成长及社会环境较其他同学不同导致区域心理偏见,同等条件下,相比城市非精准扶贫学生,乡村精准扶贫学生主要存在:一是由于获取信息的渠道已经周边环境人员因素差异,导致知识面相对较窄;二是由于成长环境和经济的相对拮据,容易形成“金钱至上”的惯性思维,认为有钱的人必然是强势的一方,导致交流的隔阂和封闭性等问题;这些最终都会导致这两类学生会存在区域上的心理偏见,甚至各成一派,对自身成长成才以及甚至扶贫工作等都会产生影响。

三、职业教育中精准扶贫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路径探究

(一)坚持授人以鱼与授人以渔,物质帮扶与思想帮扶双管齐下的帮扶原则

2013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湖南湘西考察时首次做出了“实事求是,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精准扶贫”这一重要的指示,从此,精准扶贫这一重要思想开始逐步形成。在后期的发展进程中,精准扶贫理念进一步完善,精准扶贫方案出台,具体帮扶政策制定,优惠政策措施开始实行。

在高职院校中,我们所了解到的“授人以鱼”式扶贫政策,包含了减免精准扶贫学生学费,对学习成绩较好的学生开展国家助学金、励志奖学金、创新创业补贴等等的资金补助,从第一线解决了贫困学生的入学难问题,又从各方面解决了贫困学生的读书难问题。可以说,贫困学生从入学到定岗实习再到毕业,特别是学习成绩较好的学生,基本上不需要自费就完全可以解决大学读书问题。

文章来源:《当代职业教育》 网址: http://www.ddzyjy.cn/qikandaodu/2021/0302/745.html



上一篇:共同体视域下职业教育治理的逻辑框架与路径
下一篇:酒泉职业教育与精准扶贫融合模式研究

当代职业教育投稿 | 当代职业教育编辑部| 当代职业教育版面费 | 当代职业教育论文发表 | 当代职业教育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8 《当代职业教育》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