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当代职业教育》栏目设[09/01]
- · 《当代职业教育》数据库[09/01]
- · 《当代职业教育》投稿方[09/01]
- · 《当代职业教育》征稿要[09/01]
- · 《当代职业教育》刊物宗[09/01]
高职院校计算机类专业工单制教学的研究与探索
作者:网站采编关键词:
摘要:高职院校计算机类专业较多,课程也较多。目前比较常见的高职计算机类专业有计算机应用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软件技术、物联网应用技术、大数据技术与应用等专业。这些专业在
高职院校计算机类专业较多,课程也较多。目前比较常见的高职计算机类专业有计算机应用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软件技术、物联网应用技术、大数据技术与应用等专业。这些专业在高职领域教师的教学方式以课堂教授技能,辅以学生学习训练。这种上课方式始终无法脱离传统“灌输式”的教学,把“教”放在了第一位,导致了学生听课以及训练积极性不高,上课效果不好,学生被动式学习严重,学生的“学”也无法有效调动[1]。
2019年,国务院正式印发《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我国职业教育进入高速发展阶段。保定职业技术学院程治国老师已经酝酿了数年之久的“工单制”教学迅速在全国推广,我校也荣幸成为工单制教学试点院校,计算机类各专业也迅速加入“工单制”教学试点。
1 “工单制”教学概念
“工单制”最早源于企业的任务单,企业的工程师在接到任务单之后就去按照任务单的要求解决相应的问题,公司最终按照工程师完成的工单数量以及完成的质量给予绩效考核并给出奖励。这种派发的任务单也叫“工单”,在IT公司里面非常的常见,这种派发工单的形式能极大地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并且提高员工的工作效率。高职院校教学是否也可以借鉴这样的形式来调动与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工单制”教学的最初实施理念即来源于此。
由于职业教育和普通教育的不同,“工单制”教学能够将企业的工单运用到学生的课堂教学与训练中,让学生真正地做到“做中学”,突出课堂教学和企业真实岗位的有效对接,训练内容和真实的企业工作任务对接,在完成工单的过程中学习专业知识、掌握专业技能,有效的挖掘“做中学”的积极作用,最终解决“学生不爱学,老师教的内容用不上的问题”[2-4]。
2 “工单制”教学的实施过程
“工单制”教学有个标准化的教学步骤:“手把手教”“照猫画虎”“命题作文”。实施过程借助这三个标准化的步骤,分别如下:
第一阶段:逐步引导学生适应工单制教学理念,老师授课穿插工单制教学,手把手教授学生做工单,最长不超过一学期。
第二阶段:学生已经逐步适应工单制教学,可以在课堂上做一些简单的工单,最长不超过一学期。
第三阶段:学生已经完全适应工单制教学,可以在课堂上自觉地完成复杂工单任务。
2.1 实施对象
“工单制”教学拟从我院计算机网络教研室开始试点,并以大一新生作为试点对象,使用新生的原因是为了从学生大一开始就引入工单教学理念,便于后面学期工单教学的步步深入。
然后,从每个专业中找一门最适合“工单制”教学的课程来进行试点。第一学期拟采用选择C语言程序设计、photoshop图像处理、网页设计基础这三门课,原因是这三门课在工单平台都有完备的工单资源,可以直接被授课老师所用,便于实施“工单制”教学。第二学期拟采用Linux操作系统、网络设备配置与管理等有一定难度的课程实施,进一步在课堂上加强和引导学生对“工单制”教学的理解与使用。第三学期拟采用一些有明确任务的实训课程实施工单教学。
2.2 实施过程
“工单制”教学借助于工单教学管理平台“工单课堂”来开展教学,该平台上有完备的工单资源,可以供老师和学生在完成工单的过程中使用。
2.2.1 课前预习
需要先将授课班级学生名单导入“工单课堂”平台中,然后在平台上创建线上授课课程,根据教学计划新建模块授课,选择课程对应的工单,并设计上课时间和地点以及开放班级,并发布课前通知,要求学生提前预习,了解工单任务,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学生可以提前学习平台提供的学习资源。
2.2.2 课堂教学
根据课前预习需求,开展相应的课堂活动,并结合平台中任务规划模块化讲解工单相关知识点,然后学生独立完成任务实施和任务扩展内容。
根据学生完成工单情况,进一步对教学内容进行讲解,并在工单实施过程中选择个别学生进行操作演示,也可采用线下答辩或平台中的讨论、投票、提问等方式对学生的知识点进行相应的考核。另外,根据班级学生整体掌握情况,针对性地增加相关练习,加深学生的理解。
整个实施过程中,对项目需求进行整体的分析和涉及重难点讲解。并对实际进度情况进行跟踪指导,及时解决项目实施过程中学生遇到的问题。如出现共性问题,统一讲解分析。最后如果有多余时间,在平台中布置作业,如果下课前第一名完成的学生通过平台加10分,2~5名完成加5分,其他同学课后完成。
文章来源:《当代职业教育》 网址: http://www.ddzyjy.cn/qikandaodu/2021/0610/14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