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当代职业教育》栏目设[09/01]
- · 《当代职业教育》数据库[09/01]
- · 《当代职业教育》投稿方[09/01]
- · 《当代职业教育》征稿要[09/01]
- · 《当代职业教育》刊物宗[09/01]
墨家教育思想对当代职业教育的启示研究
作者:网站采编关键词:
摘要:墨家教育思想重视精神层面的培养与人才品质塑造,有着独特的哲学特征,重视人才的进取和创新能力,也成为了当代职业教育工作中的主要参考标准,为人才培养原则、培养目标、培
墨家教育思想重视精神层面的培养与人才品质塑造,有着独特的哲学特征,重视人才的进取和创新能力,也成为了当代职业教育工作中的主要参考标准,为人才培养原则、培养目标、培养方式等方面提供了可供参考和借鉴的内容。现代职业教育中也应该基于墨子教育思想中的“强教强学论”等内容进行深入分析、系统化梳理。
一、墨家的经典教育思想
墨家教育思想与孔子的教育理念有所差异,在现代社会人才培养的过程中应该对其进行公正评价,从教育思想与教育实践的角度进行分析。
(一)教育理论研究
从理论内容来看,墨子认为教育是实现政治主张的主要手段,只有通过教育才能表达其“兼爱”“非攻”的政治思想,即教育是人才培养的主要方式。这也是墨子为什么会周游列国,创办学校,并形成相关墨学组织的主要因素。墨家思想注重的是德行兼备的专业贤才,这与现代职业教育的理论不谋而合,在现代职业教育与品德教育的过程中也可以参考这一教育理论。在经典的《墨子·鲁问》中,也表现出了墨子对于教育的基本态度,认为教育行为是“兴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换言之,教育的目的在于培养“兼士”。虽然人的能力相对有限,所起到的作用也有所差异,但通过教育,可以让当时的人更深刻地理解知识救国的道理,更好地发展社会生产。正因为教和学之间是相互独立又相互联系的关系,所以墨子强调了学习的重要性,并将教育视为知识传播与发展的主要手段。墨家教育思想也脱离了单纯的教育理论,过渡到了教育实践的层面。
(二)教育目的分析
从教育目的来看,“兼相爱、交相利”是墨子思想主张中的核心内容,即所有人都应该相互爱护,并做对对方有利的事情。按照现代教育思想的分析,对于教育成果的判断,需要基于人才培养质量而决定,对于职业教育而言,专业性人才的培养也需要以实践能力作为参考标准。在《墨子·修身》中,也对这一教育目的进行了阐述,他反对说空话而不切实际的行为,认为只有实际行动才是令人信服的做法。
(三)教育原则
墨家教育思想能够得到认可的主要原因也在于其教育原则的合理性,在现代教育普及的今天仍然具有参考价值。墨家教育思想强调教师的主导作用,认为学生作为受教育者,在接触知识的过程中需要教师的引导,即“虽不扣,必鸣者也”,这也是《墨子·公孟》中的经典观点。对于教师而言,有着批评学生的权利,但学生也有质疑的自由权,这与儒家思想存在明显区别。
墨家教育思想提倡对人才进行因材施教,在教学实践的过程中也证明了这一点,强调教育工作在不同对象、不同时间的条件下,其方法和措施也有所差异。在进行知识学习的时候,不能简单地立足于书籍知识,而是通过实践获取结论。光沿直线传播的原理也正是通过墨子及其弟子证明的,通过亲身实践获取感性认识。在对学生展开教育的过程中,墨家教育思想也关注了对于学生的激励与惩罚措施,在教育原则上非常明确和谨慎,基于学生的能力采取最合理的良性教育手段。
二、墨家教育思想与现代职业教育
(一)墨家教育思想促进了职业教育的雏形
先秦时期我国实现了从奴隶制向封建制的过渡,诸子百家思想也在当时出现。值得一提的是当时的社会发展速度较快,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技术水平得到了专业性提升,尤其是行业内部实现了规范化管理,大量私人手工业者与产业的出现,让当时出现了现代职业教育的雏形,部分人才培养的目的在于为手工业提供技术支持。对于墨子本身来说,他本人在年轻时期也是工匠,具备制造手工机械的能力,在长期的技术实践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与此同时,他也具有较高的文化素养与知识能力,并师从于其他学派的思想家,最终将思想教育进行了融合,教授他的学生。可以看到,当时的教育内容已经得到了扩展,朝着职业教育的领域而转变,也符合现代职业教育中对于人才素养的需求,让教育过程更加多样化。
(二)明确了现代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
从空间的角度分析,受教育者的生长环境直接影响到其身心发展与思想意识的形成,而价值观的养成与其发展密不可分。在当时,法律规定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缺陷,只有通过道德约束的力量进行规范,在思想层面展开教育工作,必要时还可以通过经济环境的外在作用形成一种社会层面的判断和导向形式,也说明了舆论导向对于社会群体的引导作用。而当代职业教育中,同样需要注重人才的思想意识与德育教育,与社会环境的主导方向保持一致,采取多层次的价值选择,始终符合社会发展的趋势。墨家教育思想中的“兼爱”“非攻”内涵深刻,而其中的思想政治教育内涵是社会实践的重要方面,从当前的文化教育工作来看,需要将其与现代中华民族的美德教育进行融合,深刻理解中国传统文化精神的内涵,完善现代职业教育理论,丰富其现代价值与意义。
文章来源:《当代职业教育》 网址: http://www.ddzyjy.cn/qikandaodu/2021/0709/1569.html
上一篇:中职汽修教师专业自主发展的途径
下一篇:人大复印报刊资料职业技术教育年第期全文转载